村网通总站 乔子沟村 144394.nync.com 欢迎您!
怀安县太平庄乡南庄自然村,是一片鲜为人知的红色沃土。现在村里还有一处保存完好的楼窑。关于楼窑地道战,村里流传着许多红色故事!
南庄村现存的一处楼窑
所谓楼窑,就是二层窑洞。旧时,住户为了防范土匪等打家劫舍。在窑洞的门道处,挖凿一个小门洞,再往上挖,与顶处的窑洞以地道的形式连通。如有不测,全家可以从一层钻到二层躲藏。而躲藏洞口正好被开着的门扇遮住,不容易发现。二层窑洞也较大,还盘有土炕。解放战争时期,怀安敌后武工队,将其变成藏身和打击敌人的“地道战”。
地梁再现古人生活画面
南庄自然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,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。一道山梁,当地人称作“天地梁”。位于宣化、阳原、怀安交界的南庄南面,当地人俗称“大南山”。
这道梁是华北平原和蒙古高原过渡地带的分界线,属于恒山余脉,把张家口坝下地区一分为二,形成桑干河、洋河两个流域,洋河盆地、怀涿盆地、蔚县盆地、阳原盆地依河分布。
天地梁上,一条车辙至今清晰可见。车辙旁分布着马蹄印迹,古人过路留下的防身之石堆积的万人石,雨水形成的蘑菇圈,立秋日开始出水的山腰泉眼,许多自然景观不得而解。随处可见的药材已多年生长,灵性十足的狍子、狐狸、猫头鹰、獾子、野兔、野鸡、野鸽等多种野生动物与人和谐相处。还有老曹福走雪山感人的故事,用于生产、生活的石臼、石碾、石磨等各种石器,八块瓦车轮,烧窑的旧址、过火的石块儿,随处可见的青砖、青瓦,各种生活用的器物勾勒出古人生活的画面。
据村里老人讲,最初古人居住在半山腰,那里现在还有人类生存的遗址:当地居民犁地的时候犁出过火炕,叫“埋碗子地”的地里挖出过许多黑碗,东堡唱戏西堡听不见的东、西堡遗址……今年76岁的杨生茂老人说,他们是杨家将的后人,杨家坟位于现大要子水、井儿湾村相邻的地方。
正是由于南庄特有的地理位置,久远的历史,在解放战争年代,这里成了宣涿怀联合县的游击区。在杨生茂老人指引下,我们见到了与南庄相距不远的样天庄西山纪念碑,还有怀安县第一个党支部办公的地方。
楼窑地道战里的红色故事
据杨生茂讲,昔日敌强我弱,1946年我军战略退却后,广大地方民兵武装留在大南山坚持斗争。白天,国民党乡兵来村袭扰,晚上,鉴于复杂的地形,乡兵就撤走了。这个时候,敌后武工队就来村宣传革命,发动群众。为了预防敌人偷袭,于是修建了楼窑。
楼窑,二层上既可以藏人,也可以通过挖好的枪眼朝外射击。并且楼窑二层的地道出口,可以用石板堵严实,敌人无法攻上来。即便使劲挪开石板,只要敌人一露头,就可以把他消灭。至于窑洞的门道处的“小门洞”,也就是入口。一般而言,一推门正好有大门将其堵严实,很难发现。当然,这个“小洞”也做了一些必要的伪装。纵然发现了,如果用炸药爆破,聪明的游击队员又在楼窑最下层,挖了地道,直接躲进地道藏身,纵然炸毁楼窑,自己也安然无恙。
杨生茂说,当年也有几家地道相通的,但规模不大,楼窑独立为堡垒,但那时候院落相连,前后左右的楼窑,就成了一个战斗群。如果为数不多的敌人与我们打起巷战,院子与院子间穿梭交战,这下就发挥了作用。从楼窑的枪眼射击,互为支援,火力可以搭配,胜券在握。
“这就是怀安的地道战。只可惜,那时候,我军力量薄弱,敌人也没有大批围剿,这地道战就被埋没了”。杨生茂老人还介绍,在一条深沟里,有当年潘桂山打游击受伤藏身养病的地方。他曾给潘桂山偷偷送饭一个月。潘桂山,河北涞源人,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,解放后曾任怀安县委书记,曾不止一次看望过杨生茂。
创建天地梁美术写生基地
杨生茂还讲述了一个关于发明楼窑的说法,那就是借鉴山西的窑楼而创造的。晋中昔阳县西南沟村的毛家大院,依山而建,面山背水,一街两巷六组十五个院子依山就势逐级递升、院院贯通、窑楼相叠,俨然是一个微型的布达拉宫。其特点就是毛家举家合族而居,各家自立门户,每家一处院子。15个院子都是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形式,门口设有影壁,前堂后室,正面为窑洞,窑洞之上建有楼房,通过室内室外的木、石台阶与侧面的楼房、上院、下院相互连通。受窑楼启发,楼窑随之而生。
南庄楼窑地道战,因为没有发生大的战事而被遗忘。如今,南庄一带以天地梁为起点,在怀安县太平庄乡的南部山区打造“天地梁生态区”,搭建生态与发展的桥梁。8月16日,在南庄创建了怀安天地梁自然生态美术写生基地,迎来了首批北京书画大家,举行了签名启动仪式,并围绕楼窑进行了写生。
来源:张家口新闻网
转发正能量信息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与爱心
手机注册站长二微码识别
编辑制作 诚鑫之爱